先来一段背景介绍:正像大家知道的那样,移动互联网的江湖上,APP派和Web派争斗已久。起初是App以良好的用户体验迅速俘获用户芳心,沐浴无尽恩宠。不甘失落的Web派逐渐放弃了传统Wap,推出了更加方面快捷的H5技术,但在强大的App面前曾长期不温不火。直到后来微信和朋友圈的快速发展,H5靠着无需下载、即点即用的属性迅速上位,一跃变成当红炸子鸡,Web终于成功逆袭。
话说H5满天飞,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亏得TOP君有火(ao)眼(ye)金(jia)睛(ban),才在沙子堆里翻拣出10块金子,集成此篇泣血之作,以飨粉丝。
1、围住神经猫
入选理由:堪称一代流行小游戏之标本
其实H5技术在几年前就基本成熟,但一直不温不火,今年能从“二三线小明星”摇身一变成“移动营销一姐”,它必需感谢一只欠抽的神经猫——它体态妖娆,表情风骚,不断在屏幕中扭来扭去,勾引玩家发起毫不留情地围剿。
但因为是“无心插柳”,《围住神经猫》的营销指数相对较弱,在它短短几天的生命里,只在火起来之后接入了广告文字链,也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2、全民找祖名
入选理由:热点新闻催生出的单细胞生物
除了神经猫这类“平地起风波”的,更多的微信小游戏借热点而生。
还好不是从一堆张默里找出一个房祖名。。。。
如果说类似五子棋的神经猫还需考校智商的话,那么和“看你有多色”玩法相同的“找祖名”则更倾向于眼力的比拼——也就是说,更弱智(#咳咳,此处并无歧视之意#)。然而越傻瓜,就越流行,在它身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追随者,例如前些天的“在雾霾里找北京”。
盈利问题当然也是这类H5心中的痛,但好在至少可以让它的开发者暂时脱颖而出。
3、杜蕾斯 一夜N次郎
入选理由:小杜杜就是个品牌游戏定制狂
在微博上大名鼎鼎的“小杜杜”就是游戏“高定”的疯狂爱好者,推出过《我要持久》、《杜杜line一发》《一夜N次郎》等多款作品。(#瞅瞅这些香艳的名字#)以“N次郎”为例,其实是经典游戏“别踩白块儿”的山寨版,然后把黑白块替换为五颜六色的杜蕾斯套套,玩家只要努力踩TT就够了,别的什么禁区都没有。
照这个拆套套的速度,一夜包你jing尽人亡
4、维多利亚的秘密
入选理由:“摩擦摩擦”技能首创者
“互动体验派”的大师姐是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她出师早,名声也响,成名技为“摩擦有惊喜”。7月初为预热七夕,维秘上线了一款形式炫酷的轻应用:首页是一幅经过雾化处理的照片,用户只需用手指摩擦屏幕,就会有一位性感女郎浮出水面,继续浏览下去则是品牌介绍,最后到达内衣抢购页面。
这项技能后来被多个品牌效法,现已发扬光大
纵然是神通广大的TOP君,也没能找到原版链接,╮(╯▽╰)╭。这里有一个都市丽人的模仿版,小伙伴们凑合凑合吧
5、百度智呼吸,吹一口神仙气
入选理由:非一般的重力感应
这是一款神奇的轻应用——你只要对着手机吹口气,就能知道自己的健康值(比孙悟空还厉害呢?):第一步,把手机水平放好(实际上是利用重力感应纠正手机平衡);第二步,深呼吸(#闭上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洋气#);第三步,对着手机下方吹一口气。几秒钟后,你的健康值就出来了,同时附有这口气各种成分的数值,非常全面。
估计吃头大蒜,显示的就是被全国67.6%的人打败了。
6、可口可乐 我们在乎
入选理由:这是一份“会动”的CRS报告
以前段时间席卷朋友圈的可口可乐“我们在乎”为例,它的真身本是一份肩负企业CSR重任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虽力求形象但扔难掩厚重。为了在社交时代更接地气,可口可乐尝试用H5为报告“瘦身美容”:选取报告中的部分核心数据,共十五页画面,直观展现可口可乐的努力,变成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特别是移动端观看及分享需求的形式。
7、2014百度世界
入选理由:美轮美奂的邀请函
集视听多重感官于一体的H5还改造了千人一面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