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看,即使你想沟通的本质是同一样东西或事情,但你需要针对不同的人准备不同的内容。比如程序员和内行与外行谈同一个技术方案,内容就是不同的。这里需要发挥同理性和换位思考的能力。Paul Graham 曾在他的书《黑客与画家》中写到:
判断一个程序员是否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看他怎样向没有技术背景的人解释技术问题。
换位思考本质上就是沟通技巧中的一种。
从方式看,沟通其实不局限于面对面的谈话,面对面交谈是一种形式,书面写作又是另外一种形式,连写代码本身都是在和未来的自己或某个你尚未谋面的程序员沟通。对于程序员确实有很多都不擅长面对面的沟通形式。
面对面沟通的场景是很复杂的,因为这种沟通中交流传递的载体不仅仅是言语本身。你的眼神、姿态、行为、语气、语调高低,甚至一种很虚幻的所谓气场,都在传递着各种不同的信息。而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种同时控制好这么多传递渠道的能力,我们经常通俗的说是缺乏控场能力,这里面隐含着对你其他能力的要求,比如:机变、思维的活跃度与变化等。
从风格看,交谈风格和写作风格可以是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比如:「小道消息」的作者 Fenng(冯大辉)的文字风格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简短、尖锐和犀利的,但据说(来自知乎评论)其私下的面谈风格完全与之不同。
因而,沟通之难在于清晰的传递内容和观点。当你要向其他人详细解释某样东西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有多无知,于是,你不得不开始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会:
我每次写完一篇技术文章,都会发现一些漏洞或者 bug,主要出现在我总觉得我想表达的东西没有足够清晰或是有歧义,或漏了一些。但文字不像代码,你搞错了一些东西,漏了几个字符,编译器或运行环境会给你扔出几个警告或错误,或者干脆就不让你运行。所以也很难像写代码一样去反复重构和优化文字。
...
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有时候我们做不到就在于这一点。
如何更好的沟通对我也是一个很难的挑战。不过若能通过本文,让你了解到这种处境,即使还无法做出任何改变,但仅仅是了解了这个事实,也可能会让你感受好些。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记录成长瞬间。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一起成长。
pos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