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IStreamContractHelper { // 摘要: MessageHeaderLength { get; } // 摘要: // 从消息头中解析出消息体的长度(注意,不是整个消息的长度,而是不包含消息头的Body的长度)。 // // 参数: // head: ParseMessageBodyLength(byte[] head); }
这个接口是需自己来实现的。接口只要求了两件事:1.消息头长度是多少?2.如何从消息头中取出消息体长度,从而间接取出消息体。至于具体的协议如何设计,这个并没有一定之规。
2.字节序问题字节序的问题就更简单了。已经说过,通信负责把数据原封不动的从端到端进行传递,现在数据交给我了,我发现字节序不一致。不一致怎么办?转换呗!
void tcpPassiveEngine_MessageReceived(IPEndPoint serverIPE, byte[] bMsg) { ······ }
这个字节数组就是收到的数据,该怎么转换在方法体里面做就是了。而且这些转换都早已被封装成API,因此并没有什么难度,本文就不赘述了 。
———————————————附项目源码下载地址———————————————————
五.言归正传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从那以后,那些机器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有些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时常训导他们,你们虽然是机器,但是也要有人味,要放下那些所谓的成见,求同存异。大家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也许都不尽相同,但是只要大家以一颗开放的心去彼此了解,彼此沟通,交换立场,推己及人,就能开展合作,就能超拔出个人的小生命,而进入到一个更大的生命中。要完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胜任,只有靠大家群策群力。而要做到群策群力,就要兼收并蓄,不能各执一端。比如你是小端方式存储,就非要排斥搞大端方式的,视他们为异端,恨不得消灭殆尽,这是最危险的!一定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要尝试去了解对方,学习对方的话语。还有些高级些的系统瞧不起单片机,觉得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这也是不对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优势互补才对。管子讲:“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只有和合偕习,才能真正强大!
后来陆续有机器私信给我,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此我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