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很多孩子或许已经觉得吃饱了。但有些孩子(就像我小时候),总是觉得事情了解了99.999%还不够,一定要全部弄懂才行。那么,下面就为这些孩子再多说几句,毕竟,我上面说的话还是有那么最后一点没说清楚的。
其实呢,跳出全文的观点来看,“保持单纯、不断思考,让自己的一生对取舍之道的理解愈来愈深”这本身是个做法,这个做法也代表了一种人生高度的取舍。这样做了,取的,是活得明白;而舍的,则是自我欺骗的安稳感觉。详细点说,当你这样做了,的确,你会越来越明白,可为此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这时间本身做点别的难道就不好吗?
因此,有很多人喜欢干脆活得糊涂一些,让自己很多事情随波逐流,只在少数事情上保持清醒。这样的人,活得幸福,总觉得日子挺安慰的,只要不到危机到来的那一刻,之前一直活在自我欺骗的安慰感觉之中。因此,环境对其影响很大,而其自己对环境往往都能适应并随遇而安。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做法。
然而,我还是选择了让自己尽可能地活得明白,一丝不苟。这是为什么呢?个性使然,因为我就是这么个人。事情不想明白了就不舒服,不把事情琢磨透就总觉得难受。这样不好的地方,太显而易见了,而且花去了大量的时间,毕竟思考有时也是很累的;好处呢,就是几乎不会被环境左右。环境大体适合我,我就待在这里;不适合的地方,我就想办法规避;实在不行,我就换一个环境。也正因如此,我并不安居乐业,而是喜欢瞎折腾,往往不会按照老师给我规划的路线去走,哪怕走了也是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发现老师的建议正好是我觉得最好的建议,我才去走的。
好了,相信能看到这里的孩子已经明白了,其实我这个文章,并不是希望你一定要洞悉取舍之道,因为我知道这不现实,也没必要。
孩子,你要自己做判断。你喜欢活的明白,那就按我说的做;想活得省心,随波逐流,那就不要这样做。
我说这些,只是从如何活得明白这一点切入,向你们说明取舍之道。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们啊,你们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