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OS开发的协议(protocol)和代理(delegate)
协议和代理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确实不讨好理解,也有很多的iOS开发的老手对此是懂非懂的。网上的很多博文只是讲了怎么使用,并没有说的很明白。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理解。
1.你要先搞明白,协议和代理为什么会出现,也就是说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协议和代理是模块化开发和封装的产物。
先讲一个小故事帮助大家理解:
老王有一家餐馆,刚刚开始的时候规模很小,所以老王一个人做了所有的事情:扫地,做菜,迎宾,上菜,收银。但是后面随着规模的扩大,老王一个人就吃不消了,忙死也忙不过来了。这时候怎么办?大家都很清楚吧,招人呗!所以后面就有了服务员,收银员,大厨,保洁员。
这就意味着原先老王的工作按模块进行了拆分。
餐馆的工作流程(业务逻辑)简单来说是这样的:点餐->做菜->上菜->收银->打扫卫生。
转换成编程世界的模型就是这样的:业务不是很复杂的时候,我们把所有的功能都写在一个类里面,这个类暂且叫老王,理论上所有的事情和功能都可以写到这个类里面。做菜方法,上菜方法,打扫方法......就造成了老王这个类非常的庞大和臃肿,并且容易出错。
那我们开始招人了,新建了大厨类,服务员类,收银类,保洁类,这四个类。大厨类有做菜方法,服务员类点菜,上菜方法,收银类有收银方法,保洁类有打扫方法。
仅仅这样还是不行的,因为模块开发必然就有模块分化以后模块之间的通信问题。大厨类只做菜 但是菜做好了怎么办,必须及时的上菜,让顾客享用。但是大厨自己不能上菜,所以大厨必须抛出菜做好了的信号,具体这个菜上不上,怎么上,就不是大厨关心的了。
2.协议和代理所发挥的作用老王交代大厨,你只管做菜,菜做好了以后喊一声菜做好了(我见过一个餐馆是拉铃铛)。
那么老王跟大厨定的这个规矩就是协议(protocol),下面看代码:
下面看一看laowang这个类里面的内容
#import "LaoWang.h" #import "DaChu.h" @interface LaoWang ()<DaChuDelegate>//<DaChuDelegate>表示遵守DaChuDelegate协议,并且实现协议里面的方法 @end @implementation LaoWang - (void)laoWangKaiYe{ NSLog(@"老王开业了"); DaChu *dachu1 = [[DaChu alloc] init]; dachu1.delegate = self;//说明老王充当代理的角色,负责接收菜好了的信号。 [dachu1 kaiShiZuoCai];//大厨开始做菜 } - (void)doSomethingAftercaiZuohaole{ NSLog(@"老王知道了");//这里可以通知服务员去上菜了 } @end上面的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下图来理解:
关于协议的理解,大家还可以参考这篇博文。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我,您的支持十分重要!
pos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