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QQ群就那么几个人,怎么都好说,有问题说问题,聊天扯淡也OK。后来慢慢人多了几十个人了,我还是以雷锋为榜样,只要有问题,我就第一时间赶上去,交流然后解答。这样一直持续了好久,我当时对此也乐此不疲。
再后来人多了时间久了,我发现不对劲儿,有些人问问题不懂得怎么问。
这里先插一句:问问题和通过百度搜索问题一样,这是有学问的。例如你输入一些错误提示关键字,很可能就找到了答案,但是你输入『这儿运行不出来』,你试试,搜一年你也搜不出来。运行不出来?哪儿运行不出来,谁知道啊?让我看那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不行、脑袋不行。
接着说,有些人提问就是这样。在群里说一句:『我的菜单图标不显示啊』就完了,再好点的还能贴个图给你。各位你说你如果作为作者、群主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我一开始是追问:怎么不行、哪儿出不来、什么浏览器、提示什么错误、下载的代码有没有字体文件……因为一个错误可能会有很多种情况造成的,你得一个一个判断呀。
后来也是经过一个人的提醒,说:你不能再当客服了,你得集中精力做产品升级呀,这是你的核心价值。你应该提供文档、提问接口,让用户自己看文档自己提问。
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这么做了。但是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不断的在QQ群发『看文档』、『去githut提交问题』……说了不知道多少遍。到现在,我还一直在群里说『新加入的同学请阅读群公告』……
4.2 我的看法
下面我抛开自己是一个产品作者的身份谈谈提问这件事。
有一句话:老练的程序员都是改bug改出来的。这句话虽然不全面,但是却说出了一个重点内容。遇到一个问题,你都不去主管思考,上来就去提问,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任。
我平时的工作有几乎一半的时间在改bug(其实百度的产品bug也不少,要不然要那么多开发人员干嘛),我要是到处找人去问,谁有那么多时间伺候我。还不是自己去跟踪、断点、分析、查询,来解决吗?不亲自去查一查,你怎么就知道这个问题你自己解决不了。
4.3 对待用户的思考
现在回到我的角色,我作为一个产品的主导者、开发者,想用户去推广这个产品的时候,如何面对用户的各种使用习惯——我觉得关键在于要去带头建议一种环境和平台来引导用户。
这个开始虽然很难、很慢,但是一旦建立起来,就会比较自然顺畅。例如一个新的使用者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从github issue得到的答案,那么他遇到第二个问题自然而然回去github issue查询,如果没有他当然也会在这个平台提问。
如果他后来遇到了另一个新来的,他肯定会告诉他,去github issues里可以找到答案。
我想到一句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类似的话——给人一个答案,不如给他一个平台和环境。
5. 为什么重构
今天的文章其实和技术没有多少关系,重点讲述我对产品的认识。不过它绝对不是一片软文,它再次也算是我的一些经历和一些故事。
对于产品的重构其实已经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从我们看到很早的书籍就说:产品就是要完善完善再完善、重构重构再重构。但是我所说的是——不要为了重构而重构。重构一定是要解决一个重量级的问题,非重构而不可的问题。
在此我想简述一下我计划的下一次重构对wangEditor的一些影响。
现在大家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需求,还是需要求助于我,我没办法去解决的那就算了(例如之前有人提出增加公式,我就没答应,因为就他自个用)。很多人提出了插件机制,我也想过,但是现在的代码框架,确实不足以完美支持。我现在急需这个功能。
另外,目前项目就是我一个人维护,其实还有其他人想一起来为项目贡献代码。但是现在代码结构比较紧凑,除了我,别人还不好插手。所以,下次重构组件化和模块化也是一个重点。要让各个模块和组件之间相互不影响,保持独立性,又让整体保持扩展性。
所以,期待我的下次重构吧。有意向咱们可以一起写代码。
6. 产品营销的困惑之前阅读《市场驱动的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一书,记住了上面的一句话——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两点: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营销。我曾经问过一个今年刚刚毕业的同事,问他能不能理解,他说不能。我不知道您现在看到这句话能不能理解,反正我是小有感触。
就拿wangEditor来说,我如何让大家都知道这个产品?如何推广出去?现在是我很大的一个困惑。特别是对于这种不知名的个人开发的产品(大牛和大公司推出的产品好推广),纵然你有一腔热血,但是无人知道,你说是不是很郁闷。现在你知道为何『营销』是核心竞争力了吧。如果咱俩有同样的产品,你先让大家知道了,那么你就赢了。
现在这块正是我的一个困惑。写一篇博客推广吧,上次写的某某版本发布,被博客园踢出了首页。大家如果有好的建议,不妨提交给我,万分感激。
7. 关于移动端编辑器移动端编辑器的开发,最初是由群里的几个同学提出来的,需求量并不大。如果是就几个人提出一个PC端的个性需求,我直接就拒绝了。我也跟很多人聊过,大部分的反馈都是大家不会用手机去编辑什么打内容的片段。
我之所以启动移动端编辑器,是因为现在网络上根本没有哪怕是不成熟的移动端编辑器。那些所谓兼容移动端的编辑器,无非就是UI上做了个响应式的布局而已,用户体验上根本不适合手机触屏操作。
没有的东西我就要去做,苹果都未移动端准备了ipad pro 我为何不能做一个小小的编辑器呢?至于以后发展如何,我现在不管,想多了啥也干不成。
虽然开发刚刚启动,但是想法和规划早在两个月之前就开始了,我也经过了大量的调研、思考、实验,最终确定了现在的实现思路。
手机扫描二维码预览Demo(功能不全面)
接着说。我本来想把菜单栏紧贴在虚拟键盘上方,可以犹豫技术限制、又是一个插件,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只好做一个取舍,放在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