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技术

孢子框架-互联网金融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 - lzhou666(3)

字号+ 作者:H5之家 来源:H5之家 2015-10-28 17:33 我要评论( )

如上所述,要支持运营目标的陆金所平台,可以分为大小十几个服务和子系统。系统划分的依据一方面是职责,一方面跟实现技术有关,同一职责下实现技术不同会被划分为两个服务,比如购买商品和商品展示原本属于同一个

  如上所述,要支持运营目标的陆金所平台,可以分为大小十几个服务和子系统。系统划分的依据一方面是职责,一方面跟实现技术有关,同一职责下实现技术不同会被划分为两个服务,比如购买商品和商品展示原本属于同一个大的领域,但其因为实现技术和质量要求不同需要划分为两个模块。这是因为微服务和传统SOA最大的区别就是技术实现的个性化,只有个性化才能做好做专,并节省成本。另外根据系统分析,我们需要将第三方调用的地方抽取为服务,比如支付,将这些第三方调用抽取为一个单独的服务首先也是基于职责考虑,其次是基于稳定性考虑,因为调用第三方的东西通常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当某一厂商提供的API不能用时,我们的系统需要自动切换到可用的API。用户购买产品产生订单相关数据,订单数据关系到商品和用户两方面,如果是超高并发的系统,用户购买行为需要单独的服务,但限于互联网金融的特殊性-不会在同一时刻产生大量交易,我们将订单服务合并到用户账户服务,因为从数据角度来讲,订单属于每一个用户。

       另外,金融平台和会员俱乐部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双方不共用任何基础数据,如果需要对方数据通过各自的接口进行交互。总的来说,虽然有十几个服务,但有些服务工作量并不是很大,有一些小的服务比如支付、通知等,一个开发人员可以开发好几个,所以总体上所需的开发成本比传统SOA还是要低很多,而且传统SOA技术门槛过高,对开发工程师要求较高,不像微服务只要定义好接口和规则,普通开发人员都能做。

 

l 逻辑架构

逻辑视图采用以下方法建立。

   

按照职责、通用性、技能及工作量综合考虑和计量,平台逻辑架构设计如下图:

  

  十几个子系统分别分布在服务层、服务监控与治理、表现层。实体层和接口访问层虽然属于“层”,但它们并不单独发布,而是使用Jar包类库的方式提供给其它服务调用,是逻辑上的层。业务服务模块具有模块化,构件化的特点,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协议发布服务,包括SOAP、RMI、REST、JMS等。

 

l 开发架构

系统所需的工程,“[ ]”里面表示工程的名称。

  

所需公共模块工程:

  

 

开发环境:

编码:UTF-8                                          

工具:Myeclipse 10

SVN:Site-1.8.22

注释插件:Jautodoc_1.8.0

Web服务器:Tomcat7

JDK: JDK1.7、 Java EE 5

开发环境:Maven 3

 

开发技术选型:

表现层:Bootstrap+Html+Jquery

MVC框架:Spring MVC 3.2

安全框架:Spring security 3.2

Rest接口实现:Spring MVC Rest

持久层:Mybatis3.2

缓存框架:Ehcache 2.6、Redis

日志管理:SLF4J 1.7、Log4j

数据库:MySql 5.5

 

l 运行架构

  此架构设计视图的关注点是控制流组织。运行架构考虑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如性能和可用性。它解决并发性、分布性、系统完整性、容错性的问题,以及逻辑视图的主要抽象如何与进程结构相配合在一起-即在哪个控制线程上,对象的操作被实际执行。

  

主要控制流包括:

l  页面访问控制流

由前端浏览器发起请求,部分请求首先会到缓存里查询,如果缓存里有结果则返回,如果没有缓存内容,则继续请求web服务器。也有部分无需缓存的请求直接访问web服务器获取数据。

l  日志采集

操作日志采集有两条控制流。一条是页面的采集js,直接将用户请求发送至日志采集接口,由日志采集接口提交给消息队列,再由日志采集模块从消息队列里获取数据并保存。另外一条是在web服务器层面拦截访问请求并提交给消息队列,并由日志采集模块获取和处理。

l  自动对账

由接口访问层拦截需要记账的操作,并转换成记账凭证提交到消息队列,由自动对账模块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数据并保存。自动对账功能是由定时任务触发,由自动对账服务按规则进行对账计算,如果需要预警则产生预警数据。

l  手机APP访问

由手机app发起,部分请求首先会到缓存里查询,如果缓存里有结果则返回,如果没有缓存内容,则继续请求web服务器。也有部分无需缓存的请求直接访问web服务器获取数据。

l  运维管理

由浏览器发起请求,考虑到并发情况并不是很大,可不经过缓存服务器,直接与web服务器运维服务交互。

 

l 物理架构

此架构设计视图的关注点是物理节点(Node)分布,以及软件到硬件的具体映射关系。

  

主要关键技术:

l  负载均衡

1)采用负载均衡器来实现硬件级的四层交换负载均衡,或采用LVS来实现软件的四层交换负载均衡。并通过nginx实现反向代理服务器集群。

2)    使用zookeeper实现业务服务的负载均衡。

l  缓存

1)系统使用Varnish 集群以作为静态页面和图片的高速缓存。

2)使用Redis集群作为业务层的高速缓存,Redis具有高并发、高可用等特性。

l  文件存储

鉴于平台文件存储业务并不复杂,通过NFS实现文件存储集群。

l  消息队列

系统使用高并发、高稳定性消息队列rabbitmq实现异步消息处理。

l  Docker集群

系统采用最新的虚拟机技术docker作为服务集群发布的载体。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Dora.Interception: 一个为.NET Core度身定制的AOP框架 - Artech

    Dora.Interception: 一个为.NET Core度身定制的AOP框架 - Artech

    2017-05-02 11:00

  • 随应潮流-基于ABP+Angularjs现代化应用软件开发框架(1)-总体介绍 - 在路在的张

    随应潮流-基于ABP+Angularjs现代化应用软件开发框架(1)-总体介绍 -

    2017-04-22 08:04

  • 【react学习】关于react框架使用的一些细节要点的思考 - 外婆的彭湖湾

    【react学习】关于react框架使用的一些细节要点的思考 - 外婆的彭湖

    2017-04-16 18:00

  • 【react框架】利用shouldComponentUpdate钩子函数优化react性能以及引入immutable库的

    【react框架】利用shouldComponentUpdate钩子函数优化react性能以及

    2017-04-16 09:02

网友点评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