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知名藝術網站 Arsty 與蘇富比聯合舉辦的 Input/Output ,集結了多位當代藝術名家作品,進行線上拍賣。
Input/Output 聚焦於將傳統、古典的藝術創作,融合現代科技的當代作品。無論是繪畫、雕塑、攝影,皆輔以創新的工法,將作品解構重組成獨特的當代藝術。以下簡介此次線上拍賣中 7 位知名的當代藝術家:
1、Petra Cortight
PETRA CORTRIGHT (b. 1986) Vampire Masquerade CR-ROM Gamez, 2013, digital painting on aluminum 48by64 in. 121.9 by 162.6 cm
藝術家 Petra Cortight 擅於以數位與類比工具,創作相似於古典繪畫的作品。上方這幅在鋁板上的畫作,即是在電腦上繪製而成。
2、Israel Lund
ISRAEL LUND (b.1980), Untitled (47), 2013 2013’on the overlap acrylic on canvas 44by34inches
Israel Lund 用網版印刷、胚布油畫布與滾筒等技巧,做出斑駁影印複本的效果。為了探尋印刷與傳統繪畫之間的微妙關係,Lund 喜歡以現代印表機內的 CMYK 色調做創作。
3、Michael Manning
MICHAEL MANNING (b.1985), Let Her Go, signed and dated 2014 on the overlap acrylic and digital print on canvas each: 48by36 inches
Michael Manning 習慣透過觸控板或 Photoshop 上創作,印刷在帆畫布上,再以油彩為整幅畫增添手工質感。Manning 希望以此創作方式模糊數位與傳統之間的界線。
4、蔡國強
CAI GUO-QIANG (b.1957) Night Walk, signed, titled and dated 2014 gunpowder on paper. Photo by Lydia Ohl, courtesy Cai Studio
中國藝術家蔡國強以火藥進行創作,他在 1996 年於美國鹽湖城內華達核試驗基地進行的「蘑菇雲籠罩的世紀——20 世紀計劃」,藝術網站 Artsy 對此爆破計畫如此評論:「(作品)所描繪的核爆的『臉』,代表了當代科技的面貌。」
5、Robert Heinecken
ROBERT HEINECKEN (1931 - 2006) Cybill Shepard/Phone sex, 1992, dye bleach print onfoamcore with wood base 63by18½by14½in. 160 by47by 36.8 cm
攝影師 Robert Heinecken 的作品主題常涉及情色與暴力,擅於將印刷品、圖片、拼貼畫融入繪畫、雕塑、裝置等作品中。
6、Parker Ito
PARKER ITO (b.1986) 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 (Paintings #10), 2012, vinyl over enamel on3M scotchlite 62by46 inches
Parker Ito 的作品繪製於 3M Scotchlite 的反光材料上,他的作品難以攝影記錄,作品存在的場域影響作品呈現的樣貌,轉換為數位檔在電腦上觀看,又是另一番風景。
7、Mark Flood
MARK FLOOD (b. 1957) Apple 6, 2013, archival ink on canvas 115by90in. 293.1 by 230.2 cm
Mark Flood 最著名的作品為他的商標繪製,Flood 將各知名公司的 logo 畫成失真的像素集合,朦朧中依稀可辨 logo 的原型,卻又脫離了軌道,失去本來的精巧。Artsy 稱 Mark Flood 為擅於嘲弄美國文化的「惡作劇者」。
文字:Meaint
新聞出處:來源
圖片:來源